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山西高考2021年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798名;

2、在辽宁高考2020年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349名;

3、在辽宁高考2019年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6849名;

4、在辽宁高考2022年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物理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6471名;

5、在海南高考2019年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296名;

二、历年广州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1 山西 理科 522 26798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0 山西 理科 558 22821
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19 山西 理科 524 24225
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2 山西 理科 - -
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1 辽宁 物理(物理+不限) 578 16007
6 (语种不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0 辽宁 理科 570 17349
7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19 辽宁 理科 573 16849
8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2 辽宁 物理(物理+不限) 575 16471
9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571 47111
10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0 广东 理科 560 46016
11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19 广东 理科 525 47166
12 住宿费:1000元/学年,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576 42028
1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19 海南 理科 673 3296
1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598 21695
1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08 21675
16 (大学城校区就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19 四川 理科 620 21694
17 (大学城校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593 21953
广州大学与西北政法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广州大学法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州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2023广州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EMS查询及方式汇总
广州大学法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广州大学在贵州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州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与广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吉首大学与广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广州大学英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广州大学在重庆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广州大学在河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三、广州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25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4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8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44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6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25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3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5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8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1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190人。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

相关推荐

im钱包怎么添加合约地址-imtoken钱包最新版本-imtoken钱包交易记录-imtoken账号在另一个手机怎么登录